台北市地小人稠 推廣環保樹葬不遺餘力」 (林麗玉報導)

台北市政府從民國92年開始,首度推廣環保樹葬,到目前為止,已經有750位往生者,選擇以樹葬方式料理後事,儘管這樣的數字還不多,不過選擇樹葬的民眾,除了台北市民,還有來自屏東、恆春、澎湖的民眾,更有居住台灣二十多年的英國人,堅持樹葬。台北市殯葬管理處科長蕭賢明說,樹葬觀念在國外相當普遍,尤其澳洲、紐西蘭,幾乎有一半的民眾往生,會選擇這種環保的方式料理後事。


而台北市推廣樹葬,主要的原因是台北市地小人稠,土葬及納骨塔都需要相當大的土地,而樹葬將家屬骨灰灑在樹下,方式環保、加上景觀優美,可以做為民眾另一種不同的選擇,而為了持續推廣樹葬,殯葬管理處也發現,能夠接受樹葬的民眾,以51歲到60歲之間最多,另外十歲以下早夭的嬰孩也佔了13%,甚至還有的民眾,將家族10位祖先安置在同一棵樹週圍,營造親人重聚的意義。而目前台北市除了富德生命紀念園之外,今年七月再度在富德靈骨樓旁設置新的樹葬區『詠愛園』,1.2公頃的土地,分成梅花、桂花、樟樹、南洋杉等9個主題區,可以容納六千位樹葬往生者使用,而往生者火化之後,樹葬的儀式不需要收費,不過啟用近兩個月,只有60位往生者安厝在新的樹葬區。儘管數量不多,不過科長蕭賢明說,另外規劃中的寵物樹葬區,還沒啟用,倒是已經吸引許多飼主詢問。


和一般樹葬區不同的是,寵物的樹葬只提供飼主將寵物的骨灰灑在一大片園區,並不分區規劃,不過還是吸引許多飼主,希望以這樣環保、自然的方式,陪寵愛的寵物走完最後一程。台北市推廣樹葬已經三、四年,民眾選擇樹葬的比例還是不高,主要是因為中國人對於喪葬的觀念,還有不同國外有些國家,一棵樹只提供一名往生者永久追思,地小的台北市,樹葬必須以一年為期限重複使用,讓家屬較難接受樹葬。不過其實不管是土葬、選擇納骨樓、還是樹葬等,各種不同形式,對往生家屬的追思心意,才是最重要。相信隨著時代的改變,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,漸漸會去選擇環保、儉樸的方式料理後事。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71015/1/md32.html


 


剛看了奇摩新聞


覺得這方式真的很不錯,如果有這麼一天...


請我的家人幫我用樹葬


我想選擇樟樹區,因為樟樹對我來說是一個回憶


以前永和老家前面種著一棵樟樹


小時候偶爾會調皮的拔下一片葉子


將葉子搓揉一下


就會有香香的樟木味道~


以前小時候的嗅覺還不錯


阿嬤都會叫我"好鼻詩"


每次都可以知道阿嬤今天是滾什麼湯~


好想喝竹筍湯唷!每次都可以喝上很多碗


還有~還有 苦瓜湯  我們家的苦瓜會鑲豆腐絞肉


還有很多 很多 


我會把這種感覺一直記住


也煮好吃的食物給我的家人吃


 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indy's 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